軟件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專業代碼 080902 授予學位 工學
一、培養目标
本專業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立足鹽城,服務江蘇,面向長三角,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健康的心智體魄、良好的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系統的理論知識、相關的領域知識、寬廣的國際視野和強烈的創新意識,具備解決軟件工程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技能,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主動适應能力和責任擔當精神,能夠從事軟件開發、項目管理、運行維護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畢業生通過5 年左右實際工作,達到以下目标:
目标1:具備獨立運用專業理論和技術進行複雜軟件系統的分析、設計、開發和維護的能力。
目标2:具備法律、倫理、社會、環境和經濟的知識與素養,能夠解決軟件生産和管理中的實際問題,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與規範。
目标3:具有創新精神與良好的組織能力,能夠與工作相關的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
目标4:能夠主動适應未來社會和技術發展的需求,在全球化環境中有效開展軟件開發等工作。
二、畢業要求
畢業要求1.工程知識:能夠将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用于解決複雜軟件工程問題。
畢業要求2. 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别、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複雜軟件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畢業要求3. 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設計針對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軟件系統、模塊(組件)或算法流程,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畢業要求4. 研究: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複雜軟件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畢業要求5. 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複雜軟件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軟件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複雜軟件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拟,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畢業要求6. 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軟件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軟件工程實踐和複雜軟件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畢業要求7. 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複雜軟件工程問題的專業工程實踐對環境、社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畢業要求8. 職業規範: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軟件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履行責任。
畢業要求9. 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畢業要求10. 溝通:能夠就複雜軟件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衆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畢業要求11. 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軟件工程項目管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畢業要求12. 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适應發展的能力。
培養目标與畢業要求關聯矩陣
注:各專業在畢業要求與培養目标相對應處用“●”标記
畢業要求指标點分解
三、主幹學科
軟件工程
四、核心課程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計算機組成與結構、軟件需求與建模、軟件設計與體系結構、軟件質量保證與測試、軟件項目管理。
五、學分、學時分配表
其中:理論教學1764 學時、106.5 學分,分别占總學時64.55%、占總學分61.21%,實踐教學816 學時、58.5學分,分别占總學時31.63%、占總學分35.45%。
主要實踐環節:數據結構應用實踐、數據庫應用實踐、面向對象應用開發、小型應用開發實訓、企業級軟件開發綜合實訓、鴻蒙軟件開發綜合實訓、專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
六、學制和修業年限
學制4年,修業年限3~8 年。
七、最低畢業學分
165學分。
八、教學時間分配表
專業負責人 湯克明 二級學院主要負責人 朱立才
九、教學安排表[軟件工程專業]
軟件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協同培養方案
專業代碼 080902
協同單位 如臯中軟國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新大陸時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協同培養目标
本專業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立足鹽城,服務江蘇,面向長三角,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健康的心智體魄、良好的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系統的理論知識、相關的領域知識、寬廣的國際視野和強烈的創新意識,具備解決軟件工程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技能,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主動适應能力和責任擔當精神,能夠在軟件工程領域從事軟件開發、項目管理、運行維護等工作的複合型軟件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通過5 年左右實際工作,達到以下目标:
目标1:具備獨立運用專業理論和技術進行複雜軟件系統的分析、設計、開發和維護的工程能力,以及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能力。
目标2:具備法律、倫理、社會、環境和經濟的知識與素養,能夠解決軟件生産和管理中的實際問題,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與規範。
目标3:具有創新精神與良好的組織能力,能夠與所開展的工作的相關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
目标4:能夠主動适應未來社會和技術需求,發展新知識與技能,在全球化環境中有效開展工作。
二、協同培養要求
畢業要求1.工程知識:能夠将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用于解決複雜軟件工程問題。
畢業要求2. 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别、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複雜軟件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畢業要求3. 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設計針對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軟件系統、模塊(組件)或算法流程,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畢業要求4. 研究: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複雜軟件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畢業要求5. 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複雜軟件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
軟件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複雜軟件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拟,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畢業要求6. 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軟件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軟件工程實踐和複雜軟件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畢業要求7. 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複雜軟件工程問題的專業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畢業要求8. 職業規範: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軟件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履行責任。
畢業要求9. 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畢業要求10. 溝通:能夠就複雜軟件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衆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畢業要求11. 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軟件工程項目管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畢業要求12. 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适應發展的能力。
三、協同開設課程
大數據分析與處理、智能終端與移動應用開發、企業級開發框架技術、企業級軟件開發方向實訓等課程。
四、學分、學時分配表
【列出每門協同實施課程的學分和學時數】
五、教學安排表
軟件工程專業畢業要求與課程及教學活動關聯矩陣
說明:H表示該門課程對該畢業要求支撐度高,H*标記課程為與每項畢業要求達成關聯度最高的課程。
軟件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活動學分認定标準
說明:
1. 實踐學時32學時折合1學分。
2. 多人參與項目,可按排名以滿分的20%遞減計分,第一名滿分,第二名滿分的80%,第三名滿分的60%,以此類推;也可不分排名,每名參與人員按項目滿分60%計均分。
3. 參賽學分隻授予報名參賽并有成績或提交作品的學生。
4. 國際級競賽獲獎不低于國家級同等級獎項;如競賽項目設有特等獎,則學分為同等級一等獎學時增加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