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人工智能學院開展“團結‘粽’情深 共慶迎端午”主題活動

發布者:istadmin發布時間:2025-05-29浏覽次數:10

端午臨仲夏,時清日複長。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各民族學生、留學生以及受資助學生之間的交流、交融與交往,528下午,一場由人工智能學院主辦,後勤保障集團、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協辦的“團結‘粽’情深 共慶迎端午”主題活動,于北苑食堂二樓溫馨啟幕。百餘名師生歡聚一堂,共同參與包粽子、制香囊、書心願等傳統習俗體驗,深切感受這一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文化魅力。

活動伊始,學院黨委書記郭曉俐發表熱情洋溢的緻辭,她全體師生們緻以節日的問候,并表示:端午節承載着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傳承與弘揚,希望通過本次主題活動,師生們能夠共同領略端午文化的豐富意蘊,進一步增進彼此間的情感溝通與聯系。

巧手翻飛:粽葉間的文化傳承

包粽子體驗區人氣十足,粽葉飄香,歡聲笑語不斷隻見同學們靈巧地将粽葉卷成漏鬥狀,放入糯米、紅棗等餡料,再纏繞緊實,一個個棱角分明的粽子很快成型。同學們現學現、熱情高漲,在勞動實踐中感受獨特文化魅力留學生安娜舉着自己包的粽子興奮地說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包粽子活動,我要把包好的粽子拍給家人看

香囊傳意:針線下的美好祈願

在手工香囊制作區,彩色棉布、艾草菖蒲、流蘇穗子等材料整齊擺放同學們穿針引線,将對健康的期許縫進繡片有人在香囊上繡下“平安”二字有人用絲線勾勒出龍舟圖案還有人将曬幹的花瓣與艾草混合填充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在一針一線中實現巧妙融合。滿族學生郎曉珺一邊縫制香囊一邊說古人佩戴香囊不僅是裝飾,更有防病驅邪的寓意,我們結合現代藥理知識改良配方,讓香囊更具實用價值

心願寄心:卡片上的青春告白

動特别設置的“端午心願區”,已然成為同學們寄托與抒發情感的載體。同學們在印有水墨龍舟、荷花圖案的卡片上寫下對家人的思念、對學業的期許、對祖國的祝福:“願父母身體健康”“希望考研順利上岸”“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受資助學生殷秦宵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要明白“飲水思源感黨恩,勵志成才報家國”的重要性,要以更加堅定的步伐走向未來,用努力和汗水去創造美好人生,以此來回饋國家和社會的關愛。

活動最後,同學們将包好的200餘個粽子和制作的50餘個香囊送給老師、後勤工作人員,讓節日的溫暖傳遞到更多人手中。

人工智能學院曆來重視傳統文化教育,注重傳統文化與勞動教育、美育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更通過跨文化互動促進中外學生文化交流未來學院将繼續打造裡的中國系列活動,構建浸潤式文化育人體系,讓青年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增強文化自信,使傳統佳節成為連接曆史與未來的精神紐帶。

審核:郭曉俐 姜琳 王金銘 作者:薛殿春 婁佳怡 責編:衛晨瑩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