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人工智能學院成功舉辦社團展示周活動。軟件協會、數字媒體協會、春晖社、科技宣講團四大社團聯袂登場,通過技術體驗、校園探秘、人文關懷、主題分享相結合的多元形式,集中呈現學院“科技向善、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吸引衆多學生參與。
軟件協會:智彙技術,創領未來
軟件協會聚焦“技術賦能與創新實踐”,打造三大核心展區與互動體驗:“文萃承新”讀書區展示‘穿越時空的對話’等創意書評,體現技術人文交融;DeepSeek技術展區詳解AI在學習、科研中的落地應用;創新項目區則展出基于“九天大模型平台”開發的實踐作品。互動體驗站開放DeepSeek功能實測,學生現場求解高數難題、調試代碼,感受技術賦能效率。活動以前沿技術應用案例拓寬學生視野,為志在軟件與人工智能領域的學子敞開大門。
數媒協會:光影穿梭,解碼校園記憶
數字媒體協會以“數媒記憶解碼計劃”為主題,以“用鏡頭串聯校園地标,用像素解鎖協會故事”為口号,推出“校園探秘·光影競速”沉浸式校園探秘活動。四人小組分飾“拍照組”與“尋找組”角色互換:前者限時拍攝5張校園地标照片,後者需憑照片定位實景并拍攝驗證照。活動融合數字媒體技術與校園探索,讓學生在緊張有趣的競技中深度感知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魅力。
春晖社:以愛易物,溫暖傳遞
春晖社以“自立互助”為主題,精心設置三大闆塊:在“易物有愛”捐贈行動中,同學們将閑置物品經“愛心質檢台”篩選後投入“春晖能量箱”,即可獲贈紀念證書,物品後續将轉贈社區;“溫暖補給站”交換空間倡導平等交換,取物需留下等價物品或完成心願任務;“春晖傳聲筒”心願站則搭建心靈橋梁,同學們書寫個人需求或為他人留下鼓勵話語,讓溫暖在校園流動。活動生動诠釋了社團服務貧困生群體、倡導校園互助關愛的核心理念。
科技宣講團:激辯破界,解鎖語言超能力
科技宣講團以“影像+辯論+實踐”三維模式展現社團“語言超能力”。通過影像資料生動展示社團在社區助老教學、5G技術實訓、跨學院辯論賽及模拟聯合國等領域的實踐足迹;孫士健同學帶來《線上社交是否會成為未來社交主流?》主題分享,深入剖析利弊,随即引發正反方激烈辯論。雙方圍繞8億社交媒體用戶規模、VR技術發展及“人設美化”社會風險等核心論據深度交鋒,帶動現場互動問答。活動以直觀的形式降低科技傳播門檻,激發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培養創新人才。
本次社團展示周既是人工智能學院育人成果的集中彙報,更是面向全校的科技與人文盛宴。四大社團通過趣味互動、技術實踐與思辨探讨,在校園傳遞了“自立互助”“創新探索”“技術向善”的理念,彰顯了學院培養兼具科技能力與社會責任感人才的育人成效。
審核:郭曉俐 姜琳 王金銘 作者:王金銘 婁佳怡 責編:徐昕韻